药学服务
药学服务
公众服务
您的位置:首页 > 药学服务 > 公众服务
鱼腥草与折耳根:同一种植物的“双重身份”
发布时间:2025-08-15  文章来源: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药学部

你是否好奇过,中药房里的“鱼腥草”和餐桌上的“折耳根”是不是同一种东西?答案是肯定的——它们本是三白草科蕺菜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,只是在不同场景下有了不同的称呼、用法,连涉及的部位也各有侧重。

1755242603663083671.png

这种植物学名叫做蕺菜,茎叶带有一股特殊的腥气,这也是“鱼腥草”名字的由来;而“折耳根”是西南地区的俗称,因茎叶易折断、根部常作为食用部分而得名。它生长适应性强,多生于湿地、溪边,在我国南方地区较为常见。值得一提的是,折耳根(鱼腥草)在饮食偏好上呈现明显的南北差异,北方人大多不太能接受它的特殊气味,属于“小众口味”,但在南方很多地方却是餐桌常客,尤其受云贵川渝和两广地区人们的喜爱。

一、餐桌上的折耳根:

偏爱“全株”的鲜嫩与多样吃法

作为食材,折耳根的食用部位很灵活,全株(根、茎、叶)都能入菜,不同部位口感略有差异:根部肉质肥嫩,带泥土清新,是凉拌的经典选择,嚼起来脆嫩无渣;茎叶鲜嫩多汁,腥气相对明显,吃法更多样——除了直接加蒜末、辣椒面、生抽等凉拌(夏天开胃神器)。

还能涮火锅或串串(和麻辣汤底很搭)、与腊肉同炒(油香中和涩味,是云贵川家庭常见做法),甚至在云南、贵州,会被切碎加入米线、烧烤的蘸水里,少了它总觉得少点风味。

1755242651451020900.jpg

从营养角度来说,折耳根含有维生素、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,不过由于其特殊气味,接受度呈“两极分化”。

二、药箱里的鱼腥草:

侧重“地上部分”的药效

作为中药,鱼腥草的药用部位在药典中有明确规定——通常是干燥的全草或地上部分(茎和叶),经过采收、晒干等炮制后入药:

13.png

性味归经:辛,微寒。归肺经。

基本功效:清热解毒,消痈排脓,利尿通淋。

临床应用:

①肺痈吐脓,肺热咳嗽。本品味辛能散,性寒人肺,长于清解热毒,“散热消痈”(《药性切用》),为“治痰热蕴肺,发为肺痈吐脓血之要药”(《本草经疏》)。可单用捣汁饮用,或与天花粉、芦根、桔梗等同用。因其善清肺热,故也常用于肺热咳嗽,每与金荞麦、麻黄、紫等配伍,如急支糖浆(《中国药典》)。

②疮痛肿毒。本品清热解毒,消痈排脓,也常用于外痈。如治热毒疮肿,可单用鲜品捣烂外敷;或与连翘、野菊花、蒲公英等同用。

③热淋热痢。本品能清热利湿,可收通淋、止泻之效。如治湿热淋证,常与车前子、滑石、海金沙等同用。治湿热泻痢,常与白头、黄连等同用。用法:可煎水内服,一般用量为15-25克,鲜品用量可加倍;也可捣敷外用,对于疮痈初起、红肿热痛者,直接敷于患处能辅助消炎消肿。现代研究还发现,鱼腥草含有鱼腥草素等多种活性成分,具有一定的抗菌、抗炎、增强免疫力等作用,这也为其传统药效提供了部分科学依据。

注意事项:无论是作为食材还是药材,鱼腥草性偏寒凉,脾胃虚寒者不宜过多食用或药用,以免引起肠胃不适。另外,部分人可能对鱼腥草过敏,接触或食用后若出现皮疹、瘙痒等不适,需及时停止并就医。

总而言之,同一种植物在餐桌和药用中各展其能,既丰富了饮食风味,也为传统医药贡献了力量。、


友情链接
版权所有:内蒙古药师协会  蒙ICP备18001571号-1
网站管理:内蒙古药师协会办公室   地址: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华大街56号外文书店大楼4楼
技术支持:内蒙古世纪泓科技有限公司